圖、文:呂孟凡 營養師
第一次接觸到”paper”,是在大三的Seminar課程,但是當時也只知道要到Pubmed等資料庫,找到有興趣的主題,然後看懂了以後在20分鐘內呈現給大家,當時根本還不流行所謂的「實證醫學」。然後到了研究所就讀以後,知道了paper還有等級之分,但當時也只知道可以查詢有興趣的paper是刊登在哪個期刊上,再到網路上找該領域期刊的Impact factor,IF點數越高的期刊可信度就越高。直到到醫院工作之後,越來越了解實證醫學的重要性,又陸續看過了實證醫學金字塔等等,看越多只是越發覺自己的渺小。
為什麼實證醫學很重要?其實之前已經解釋過了,但因為最近又有很多新粉絲加入,所以再解釋一次。因為所有能刊登在國際期刊上的論文,一定都是有經過實驗設計的,有足夠的收案數、良好的介入方法(有沒有對照組也很重要)、接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統計分析。為什麼需要統計分析呢?實驗的變因很多,要確定某結果是來自於某變因,只能透過統計來幫忙(當然,就算是統計,也有各種操弄的手法)。舉例來說:我快要20年不吃炸物,起因是我只要一吃炸物就會長痘痘,但是每次都被麵糰爸質疑:妳怎麼確定是炸物造成的?會不會其實是因為妳最近很晚睡?或是最近壓力比較大?老實說,我還真的不確定,但是不吃炸物對我個人來說不會太痛苦,所以就持續到現在了。像我這種n=1的個案,我也不會跟我的病人說:吃炸的會長痘痘喔!所以不想長痘痘就不要吃炸物!
那這樣就代表個人經驗不重要嗎?我知道只要是人,一定存在著個別差異,例如吃冰就會經痛這件事情,之前跟很多婦產科醫師討論過,這目前也是毫無研究根據的,但就是很多女孩子吃冰就是會經痛,那還要一直堅持:「以科學的角度來說,吃冰就是不會經痛!」嗎?經痛痛起來真的會很痛苦耶!(這個我非常有經驗)假設不吃冰可以少痛一次,那也沒關係吧?
今天分享的這張圖片是英國牛津實證醫學中心(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 Based Medicine),依照文獻研究設計架構所做的證據等級分類,因為裡面非常多專有名詞,其實我很擔心自己有翻譯錯誤的地方,如果有誤還煩請有在看我粉專的專家指教。在這個表格上所提到的研究,指的其實是「有發表在期刊上的研究」,就算只是證據等級較弱的「個案報告」,也是有發表在期刊上的個案報告,而不是像我上面在粉專分享的個案經驗。細看表格的話可以發現,針對每種不同問題,證據等級最強的幾乎都是「系統性回顧」,而系統性回顧是集結非常多篇研究之後比較出來的結果。所以如果要拿單一研究來說明方法是可行的,其實有待商榷。
再來,關於醫學的研究還有分成細胞實驗、動物實驗跟人體試驗。我在研究所做的是細胞實驗,細胞實驗與人體實驗之間是有很大一段差距的,但是這代表細胞實驗不重要嗎?那倒也不是。我自己的理解是這樣:對於一個成分有沒有效,一定是從細胞做起。比如想知道某萃取物對皮膚有什麼效果,勢必先找到適合的皮膚細胞株,在培養皿裡面以萃取物培養,做各種分析,發現顯著有效之後呢,接著會進行動物實驗(通常是老鼠實驗),在老鼠身上以萃取物處理,做各種分析,如果也是顯著有效,才會進行到人體試驗。老鼠實驗有效就代表人體實驗一定有效嗎?絕對不是這樣,畢竟人就不是老鼠。很多保健食品都是在動物實驗有效的階段就開始賣了,為什麼呢?因為人體試驗真的太麻煩,不僅很花錢也很花時間,而且不一定有效。為什麼臨床上的藥物在上市之前還要進行大規模的一期、二期甚至到四期的臨床試驗?因為這樣才代表真的有效啊!
參考資料:
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