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前言研究怎麼說總結 前言 近幾年來重量訓練的風氣盛行,我在門診、社群上都發現有一部分的人因為聽到網路謠言說做有氧運動會掉肌肉,所以只敢做重量訓練,不敢做有氧運動,但這是真的嗎? 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建議先了解如何增加肌肉量,可以先參考這篇文章:如何增加肌肉量?飲食與運動如何搭配才能達到最佳效果?讓營養師來告訴你。了解了增肌的方法之後,我們再來談談有氧運動到底會不會讓肌肉流失? […]…
生活營養
-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突然吃了比平常大量的蔬菜以後,發生嚴重的脹氣,導致肚子不舒服的經驗呢?即使是愛吃蔬菜如我,也有過這種經驗喔!這是為什麼呢? Contents 認識結腸回收攝取過多纖維導致脹氣的原因適量攝取膳食纖維的好處大於壞處小結認識結腸回收 我們進食後,食物最主要的消化與吸收是在小腸中進行,不過通常在離開小腸後,食糜中還會殘留分子量比較小的碳水化合物和胺基酸,殘留的份量則不一定。這些小分子累 […]…
-
當你告訴醫師/營養師說自己有飲酒習慣時,是否聽過他們說:「喝酒就像在喝油!所以不管是為了保持身材還是身體健康,都建議不要喝酒。」?這篇文章將從代謝的角度來告訴你為什麼喝酒就像在喝油。 Contents 酒精在體內的代謝途徑過多酒精對身體產生的影響小結酒精在體內的代謝途徑 分解酒精有兩個主要步驟,都是由去氫酶(酵素)來執行。第一步是由乙醇去氫酶執行,它可以將乙醇氧化成乙醛:一種高活性且有毒的化合物 […]…
-
常常有人問我:「營養師,吃素會不會容易缺乏蛋白質?」一般來說,素食者可以藉由攝取”豆魚蛋肉類”裡面的”豆”,也就是大豆(黃豆、黑豆、毛豆),來獲得充足且完整的蛋白質(延伸閱讀:豆豆分三類:蛋白質豆、澱粉豆、蔬菜豆)。但少部分提倡純素食的人不只不吃奶與蛋,連豆製品(大豆為原料)都不吃,那麼,有辦法攝取到充足的蛋白質嗎? Contents 蛋白質”量”的問題蛋白質”質”的問題小結蛋白質”量”的問題 […]…
-
擔任營養師多年,發現大家常常把各種豆的食物分類搞錯!名字中同樣有一個豆字,但在營養學上的分類可是大不同!六大類食物中,”豆魚蛋肉類”是我們主要的蛋白質來源,裡面的”豆”是指大豆,其他都不含在內,這篇文章就要來替大家分辨清楚。 Contents 蛋白質豆澱粉豆蔬菜豆蛋白質豆 蛋白質含量高,且胺基酸組成相對完整,是素食者主要的優質蛋白質來源。這類的豆主 […]…
-
過往認為運動後攝取20g蛋白質,就可以達到最高的肌肉合成效率,由於2023年以前不只一篇研究證實肌力訓練後攝取20g蛋白質或40公克蛋白質,40公克蛋白質並不會讓肌肉合成更多,所以一直以來我也是這麼衛教個案的。 詳細內容可參考過往的文章:阻力訓練後要吃多少蛋白質才能達到最好的增肌效果?越多越好嗎?營養師根據科學實證告訴你。 Contents 新的研究怎麼說?運動員的蛋白質建議量10 […]…
-
很高興前陣子受到華信國際醫藥的邀請,參加中華商店經營發展協會主辦的「2023年慢性腎病營養照護暨藥局市場趨勢研討會」,與許多位藥師一起上課,研討會課程邀請了益生菌專長的 蔡欣宇博士,分享慢性腎病精準營養控制及腎臟益生菌應用現況,上完課覺得獲益良多! 還在台大醫院時,我每週有負責一節慢性腎臟病的衛教門診,接觸過無數位慢性腎臟病患者,為了更完善地照顧腎友,也取得了腎臟專科營養師的資格。 幾年的門診經 […]…
-
圖、文:呂孟凡 營養師 益生元這個概念,最早是在1995年由Gibson以及Roberfroid提出,他們將益生元定義為:人體無法消化的食物成分,但是可以選擇性地刺激結腸中一種或有限數量的細菌的生長和/或活性,進而促進宿主的健康。2010年,Gibson又重新調整定義為:一種選擇性發酵成分,可導致胃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和/或活性發生特定變化,進而為宿主健康帶來益處。可以理解為,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 […]…
-
圖、文:呂孟凡 營養師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研究指出,腸道菌是影響人體的健康的關鍵,也發現不同疾病與腸道內菌叢改變之間存在關聯,今天與麵粉分享的主要是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在體內的變化。 在各種腸內菌屬中,雙歧桿菌屬是在以母乳哺育的嬰兒腸道內最主要的菌屬,到了成年以後數量會下降,但也會較為穩定。人體內雙歧桿菌屬的優勢菌種從童年到老年會有變化,嬰兒腸道內主要的雙歧桿菌為長雙歧桿菌 […]…
-
圖、文:呂孟凡 營養師 升糖指數的意義 升糖指數,英文為Glycemic index,簡稱GI,代表的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醣類)被人體消化吸收的速度。一般可以將GI分成低(GI≦55)、中(GI 56~69)、高(GI≧70)三組。低GI的食物消化吸收速度慢;高GI的食物則消化吸收得快。 升糖指數是怎麼訂定的? 一般而言,是找幾位受試者,試吃各種含有等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並做連續血糖監測。將 […]…